|
|
重磅!中国第三个碳目标启动!
发布时间:2025.10.09
2025 年 9 月 24 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,提出新主张、宣布新贡献、作出新承诺,为全球气候治理提升信心、凝聚共识、注入新动力。以下是对致辞的解读: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《巴黎协定》达成 10 周年,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,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。在此背景下,他提出三点主张:- 一是坚定信心,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,国际社会应把握正确方向,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;
- 二是担当尽责,指出全球绿色转型应坚持公平公正,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,各国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,发达国家应落实率先减排义务,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;
- 三是深化合作,提出各国应加强绿色技术和产业国际协作,弥补绿色产能缺口,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在全球自由流通,让绿色发展惠及世界每个地方。
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,到 2035 年,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 7%-10%,力争做得更好;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30% 以上,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2020 年的 6 倍以上、力争达到 36 亿千瓦,森林蓄积量达到 240 亿立方米以上,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,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。这组目标不仅对照《巴黎协定》要求,更体现了中国的 “最大努力”,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担当。 中国自 2020 年提出 “双碳” 目标以来,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。截至 2025 年 6 月底,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 21.59 亿千瓦,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约 59.2%;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 2020 年的 15.9% 增至 2024 年的 19.8%;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已提前完成 2030 年目标。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、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,建成了世界最大、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,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。强调国际合作重要性,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守,中国始终坚定维护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确立的多边机制,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。中国持续为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发声,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约,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,通过全球绿色转型缩小南北差距,推动构建公平合理、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。过去 10 年间,中国不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,坚持共建绿色 “一带一路”,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