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收费修复,不成功,就退款”,当一个人因征信报告出现不良记录而苦恼时,往往会被这类广告吸引。
征信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,可以反映个人或企业社会信用的基本情况,如果其中出现不良记录,会对企业或个人在贷款、申请信用卡、升学就业、出行等多方面带来影响。
近年来,打着“征信修复”旗号的骗局在全国多地层出不穷,形成了一条集招聘“征信修复师”、培训、加盟代理、个人信息售卖为一体的灰色产业链。
今年以来,在国家层面对“征信修复”乱象的整顿接连不断。随着“征信修复”乱象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,全国多地接连就辖区内“征信修复”乱象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提示,要求相关机构进行整改,并通报了治理成效。
截至目前,河北省各级分支机构共排查323家涉“征信”字样的企业,指导220家涉嫌从事“征信修复”业务的企业完成整改,清理违法“征信修复”广告8条,61家企业完成工商信息变更,33家企业注销,31家企业纳入企业异常经营名录,112家企业移送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查处。
7月28日,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刘爱华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,截至7月中旬,湖北省共推动处理带“征信”字样企业机构731家,其中变更名称或经营范围319家,注销93家,纳入异常经营名录319家;有14个市州已经清零。湖北辖内已没有实际从事和宣传开展“征信修复”业务的机构。
截至5月末,山西省通过民众提供线索、名单排查等方式,共摸排309家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带有“征信”字样的机构,清查违法发布“征信修复”的机构12家,引导机构主动变更工商信息103家、注销21家,协同纳入经营异常名录24家,向市场监管、公安部门移送48家。
央行多次发出提示,“征信修复”不可信,但还是有不法分子打着“征信修复”“征信洗白”等旗号,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那么,业务员口中的“正规公司”更新、撤销逾期记录,是否真的存在呢?答案是不可能。甚至连“征信修复”这个概念都是错误的,凡是声称合法的、收费的征信修复,其实都是骗局。
针对这一问题,3月16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《关于重点开展“征信修复”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》称,治理对象主要是假借“征信修复”“征信洗白”等名义招摇撞骗,通过虚假宣传、教唆无理申诉、材料造假、恶意投诉等手段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,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市场主体。目标到2022年6月底,各地方专项治理台账退出率力争达到100%,此后严格保持动态“清零”。
不少金融专业人士表示,做征信修复业务的公司或个人,更像是帮客户进行征信异议处理的代办机构或个人,换句话说,更像是处理征信异议、征信申诉的“中介”。其实个人如果发现信用记录存在问题,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或征信机构申请,要求更正,不需要通过第三方公司。
根据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》,信息主体认为信息存在错误、遗漏的,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。另外,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,为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;超过5年的,应当予以删除。
近年来,各地发生多起有关“征信修复”的诈骗或合同纠纷案件,相关部门多次提示要谨防骗局,为何消费者还能轻信“征信修复”骗局呢?
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继军表示,“征信修复”不仅冲击征信管理的公信力,扰乱经济金融秩序,还浪费了公共执法司法资源。非法中介编造理由、伪造材料、收钱“跑路”,这些不仅损害金融消费者的经济利益,导致个人敏感信息泄露,甚至会引发法律的风险。
“将个人信息暴露给机构十分危险,不排除对方利用个人信息骗贷、虚假注册公司、申请银行卡后兜售甚至洗钱的可能。”王继军说,在征信法律法规中,没有任何有关收费处理逾期记录的规定,无论是征信异议还是征信投诉,都是免费的。收取一定费用,处理征信修复、网贷逾期的广告,都是虚假广告,非法宣传,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目前,在一些网络平台,一些打着“征信修复”噱头招揽生意的公司仍不鲜见。甚至在工商信息中,不少公司将个人信用修复服务、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等列入经营范围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经营范围涉及“征信修复”的存续状态公司仍多达8000多家。
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,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征信,这说明征信系统良性生态正逐步形成。对征信违规行为的“零容忍”,仍需要司法、金融监管、电信等多领域、多行业、多部门协同治理,齐抓共管共同整治。